来源:国恩 作者:重庆中医医院 点击: 日期:2018-04-24
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肌肉不自主僵硬,疼痛难忍且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累及小腿腓肠肌或足部,偶有累及上肢或手部。临床上可利用肌电图进行辅助诊断,在痉挛的肌肉中常表现为高倍率下(150 次/s),不自主重复的运动单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导致持续的肌肉收缩。一项研究利用疼痛视觉量表及慢性肝病问卷等多种方法,对合并有肌肉痉挛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发现肝硬化患者合并有肌肉痉挛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据报道,肝硬化肌肉痛性痉挛发病率在64%~88%之间。Kobayashi等报告每周发生一次以上肌肉痛性痉挛为31%,每月一次以上则为70%;不伴肝硬化的慢性肝炎患者肌肉痛性痉挛发生率为5%,而健康者为7%,两者无显着性差别。
这说明说明肌肉痛性痉挛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虽然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肌肉不自主僵硬,疼痛难忍且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累及小腿腓肠肌或足部,偶有累及上肢或手部。
然而,一项研究利用疼痛视觉量表及慢性肝病问卷等多种方法,对合并有肌肉痉挛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发现肝硬化患者合并有肌肉痉挛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比如疼痛难忍、行动不便、不能躺下睡觉、每天早晚都要半躺休息。
肝硬化肌肉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服用利尿剂或大量放腹水治疗后导致电解质紊乱以及血浆容量的改变,可致肌肉痉挛。
另有研究表明,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可能为一潜在诱因。此外,神经功能障碍、高龄、白蛋白水平低及Child-Pugh评分较高者出现肌肉痉挛的风险更高。
然而有研究提示,未出现腹水者也会出现肌肉痉挛,且出现痉挛的患者血清指标如肌酐、钙离子、镁离子及总胆红素等,与未出现者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以上现象表明,服用利尿剂或电解质紊乱并不是肌肉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上,许多肝硬化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仍会被肌肉痉挛所困扰。
1、简单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作是使劲把脚大拇指往上翘,并且把腿往直伸。如果有人帮助,见效更快。
2、牵拉:马上坐起来,伸直发生抽筋的小腿,躯干前屈,用双手扳住前脚掌,缓慢、持续向躯干侧牵拉,直至痉挛缓解。
3、穴位刺激:可用手指按压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等。
4、局部按摩:用双手快速搓擦小腿,或用手按揉或轻扣小腿肌肉,可帮助缓解肌肉痉挛。
5、热敷: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状,可改用热毛巾、热水袋敷于腿肚处,能有效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